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12 作者:益聯(lián)醫(yī)學
開展心肺復蘇(CPR)模擬人培訓是提升公眾急救能力、降低心臟驟停死亡率的重要舉措。以下是一份系統(tǒng)化的心肺復蘇模擬人培訓方案,涵蓋目標設定、流程設計、實施要點及后續(xù)跟進,供參考:

一、培訓目標
知識普及:掌握心肺復蘇的基本原理、適應癥與禁忌癥。
技能掌握:學會正確操作胸外按壓、人工呼吸、AED使用等關鍵步驟。
反應能力:培養(yǎng)在緊急情況下冷靜判斷、快速響應的素質。
團隊協(xié)作:強化多人配合時的分工與溝通(如醫(yī)療場景中的團隊CPR)。
二、培訓對象
普通公眾:社區(qū)居民、學生、企業(yè)員工等。
特定群體:教師、安保人員、健身教練、戶外運動愛好者等高風險場景從業(yè)者。
醫(yī)療人員:醫(yī)護人員、急救志愿者等需定期復訓以保持技能熟練度。
三、培訓內容與流程
1. 理論講解(30分鐘)
心臟驟停的危害:全球每年因心臟驟停死亡人數(shù)及黃金4分鐘的重要性。
CPR原理:通過胸外按壓維持血液循環(huán),人工呼吸提供氧氣。
AED(自動體外除顫器):作用機制、操作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。
法律與倫理:施救者免責條款(如《民法典》第184條“好人法”)。
2. 技能演示(20分鐘)
分步示范:
評估環(huán)境:確保安全(如觸電、溺水場景需先脫離危險)。
判斷意識:輕拍雙肩并大聲呼喊,檢查呼吸(5-10秒)。
胸外按壓:
位置:兩乳頭連線中點。
手法:雙手交疊,掌根用力,垂直下壓5-6cm。
頻率:100-120次/分鐘(配合節(jié)拍器或音樂)。
人工呼吸:
開放氣道:仰頭抬頦法。
吹氣:每次1秒,觀察胸廓起伏。
AED使用:開機后按語音提示操作,避免接觸患者身體。
3. 模擬實操(60分鐘)
分組練習:每4-6人一組,配備1臺模擬人及AED訓練機。
場景模擬:
成人單人心肺復蘇(30:2比例)。
兒童/嬰兒CPR(調整按壓深度與手法)。
團隊CPR(指定角色:按壓者、通氣者、AED操作者)。
糾錯指導:
按壓中斷時間過長、深度不足、吹氣過量等常見錯誤。
強調“高質量CPR”標準:足夠深度、頻率、完全回彈、最小化中斷。
4. 考核與反饋(20分鐘)
技能考核:
完成5個循環(huán)CPR(約2分鐘)或AED操作流程。
評估指標:按壓準確性、通氣有效性、操作規(guī)范性。
反饋總結:
頒發(fā)培訓證書(可標注“初級/高級急救員”)。
提供電子版操作手冊及視頻復習資料。
四、培訓工具與資源
模擬人:
成人/兒童/嬰兒全功能模擬人(帶電子反饋系統(tǒng),可記錄按壓數(shù)據(jù))。
簡易CPR訓練墊(低成本替代方案)。
AED訓練機:模擬真實除顫儀操作流程,無電流輸出。
輔助教具:
節(jié)拍器APP(控制按壓頻率)。
呼吸膜、一次性手套(強調無菌操作意識)。
多媒體材料:
3D動畫演示CPR原理。
真實案例視頻(成功施救與失敗教訓對比)。
五、培訓效果保障
定期復訓:建議每1-2年復訓一次,更新技能與知識。
社區(qū)聯(lián)動:與當?shù)丶t十字會、醫(yī)院合作,建立急救志愿者網(wǎng)絡。
政策支持:推動公共場所AED配置立法,提高設備可及性。
數(shù)據(jù)追蹤:記錄學員信息,后續(xù)通過問卷評估施救行為變化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dhanshang.cn/news/news1032.html |